近年來,云臺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有力抓手,在保持原真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發展方向,通過產業融合、科技教育、網紅經濟等多種手段,將萬畝云水灣濕地公園打造為環境優美、宜居宜游、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旅觀光項目,有效激發美麗鄉村的新活力。
“特色農業資源+休閑采摘”,推動特色休閑農業發展水平。
近年來,云臺立足區位優勢和特色農業資源稟賦,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完善“特色農產品+休閑采摘”一體化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全力打造“百果園”“綠色蔬菜基地”“水果采摘基地”等,讓特色農業品牌更亮,助生態農業旅游“玩”出特色。
云水灣農業發展公司現有特色農產品面積1000余畝,全面采用綠色種植方式,劃分為葡萄、桑葚、草莓、桃、梨、石榴、甜瓜、南瓜、番茄等10多個特色采摘區,基本保障游客全年皆可游可采。“牧桑園”旁新建10棟連幢溫室大棚,作為城市居民菜籃子種植菜番茄、櫻桃番茄、貝貝南瓜、草莓等有機綠色農產品,較好地滿足了城市居民菜籃子需求。
夏日當空,云水灣60余畝葡萄園采摘正當時。一串串晶瑩的葡萄沉甸甸地掛滿枝頭,散發著沁人的香味,來自市內10多名小有名氣網紅前來云水灣體驗采摘,“網紅效應”不僅讓云水灣的知名度迅速提升,雖然天氣炎熱,仍誘惑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趕趟兒前來,喜不自勝地把它采摘下來,放進果籃里,那份幸福快樂,沒有親身體會,是無法真切感受得到的。
“7月中旬開始進入桑葚采摘期,可持續到9月底。”銷售經理笑著說,現在園內每天有百來位游客體驗采摘,周末前來還需預約。
云水灣公司積極創新,不僅將桑葚作為主要的銷售產品,還以此拉長產業鏈,開發一系列桑葚衍生品,如桑葚干、桑葚酒、桑葉茶等。這些衍生品不僅豐富了游客的購買選擇,也進一步拓寬了云水灣的銷售渠道。同時,云水灣還積極與周邊的餐飲企業、中藥行業、旅游公司等合作,將桑葚作為他們的食材、藥材或旅游配套產品,進一步提升了桑葚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近年來云水灣舉辦的“桃”你喜歡、“萄”醉一夏、生活從“莓”好開始等時令果蔬采摘活動,特色農產品種植、網紅深入參與,“采摘經濟”激發了生態旅游業發展新活力,僅此一項,一年可產生經濟效益243.19萬元。
“文化娛樂+夜游經濟”,以好生態帶來好“錢”景。
“充實云臺荷文化企業內函,傾心打造‘花卉觀賞、果蔬采摘、拓展訓練、研學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旅游觀光業,現在云水灣人氣更旺、名氣更大,我們對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的信心也更足了。”云水灣公司負責人說。
云臺以“花”為媒,吸引更多的游人前來休閑度假。“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云水灣百荷園內的荷花、睡蓮、鳶尾陸續綻放,每年7月連云港市以“荷您藕遇”為主題舉辦的“荷花節”,吸引游客紛紛趕來,身著著漢服游走在荷花池中,感受荷香撲鼻;還可觀看舞蹈表演、荷花攝影、書法,或是踏進荷花池中,體驗一回采藕、捉魚的快樂;同期,沿園內“云臺”水域打造的向日葵花海滿目金黃,漫步于此,仿佛置身梵高的油畫之中,花香蕩漾,每一朵向日葵都充分吸收著陽光的能量,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分分鐘拍出大片。
一年一度的“荷花節”“油菜花節”“桃花節”“向日葵花海”,吸引眾多游人前來打卡的同時,云水灣也成為市總工會、機關各大企事業單位的交友聯誼活動首選地點,才子佳人在唯美的風景和浪漫的氛圍中捕捉心動的信號,牽手未來。
“以花為媒,以節圈粉”打響了云臺生態農業旅游名片,圍繞“荷”文化品牌,發展“荷”經濟,云荷廣場、云荷水上餐廳、“荷”文化長廊,淳厚的自然人文底蘊,成為游人網紅打卡地,依托萬畝濕地公園打造的“花花世界”賺來的人氣還有力推動了云臺房地產業、服務業,帶來美妙好“錢景”。
為緩解現代人快節奏生活造成的緊張和壓力,云臺夜游經濟應運而生,對云水灣濕地公園核區水上餐廳、水上棧道進行亮化,搭建露營房、帳篷屋、露天足球場、燒烤營地、燒烤水岸、音樂茶吧、星空草地、夜釣、罾魚、戶外拓展等10多個項目。夜幕降臨,草坪上一盞盞氛圍燈隨風搖曳,三五成群的友人或圍爐夜話,或放聲高歌,整個云水灣都熱鬧了起來。“這是我們近年推出的云水灣夜場活動,以天為蓋,以地為廬,欣賞暗夜星空,暢聊暢飲。”進入4月,云水灣夜游場每天中午便已經約滿,鄉村夜生活成了吸引游人的亮點。云臺的夜游經濟較好地滿足外地游客和市民夜間娛樂需求,不僅能夠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還能增加他們的消費,較好地促進了鄉村旅游與城市化的協同發展。如今的云水灣四季賞花摘果、晝夜不息,2023年旅游收入較上一年度增長100萬元。
戶外休閑+科教旅游,激活生態農業旅游新動能。
6月,云水灣有機稻田內郁郁蔥蔥,稻鴨混養讓前來研學的孩子們驚呼不已。這是云臺依托豐富的濕地資源,探索結合農業科技、生態知識、美食技藝、鄉土藝術等開發多樣的體育旅游產品、戶外休閑和科教旅游項目新路子,不僅提升云臺的文化內涵,還吸引更多教育機構和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將“戶外休閑+科教旅游”做成了“活招牌”。
跨上自行車,在垂柳輕拂下繞園區騎行,在有機稻田親身體會插秧、除草,在加工流水線看加工機打出大米……參加研學游的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從稻田走進稻米加工車間,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米香,在工作人員細心講解和圖文并茂的墻繪中,孩子們知道了一粒米的前世今生。云水驛站內,老師和學生、家長洗米、蒸煮……一鍋香噴噴的大米飯“誕生”了。一位小朋友說:“這讓我們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
這是云水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科教旅游的一個縮影。云水灣負責人說,“公司創辦之初就與普通的文旅項目不同,我們將科普、實踐與教育緊緊捆綁在了一起。”云水灣依托園區內的玉米、水稻等農作物,青菜、豆角、番茄、香菜等蔬菜,西瓜、葡萄、石榴、甜、油桃、葚等水果種植資源以及拓展訓練基地,還開發了農耕勞動體驗、生活技能集訓、生存拓展培訓、集體休閑、學生自救訓練等項目。
“在特色打造方面,云水灣制定了5條研學路線。其中,勞動研學體驗農耕文化,人文研學傳承廉潔精神,綠色研學走進生態綠水,橙色研學主攻安全教育,藍色研學著重農業科普教育。”負責人說,每一條研學線路都精挑細選,還可以自由組合成不同的“定制套餐”,“拾野趣味,親近自然”“循跡綠野,觸摸農桑”等“花式”科普研學游產品,吸引了各大企事業單位以及眾多家長和孩子參與。
研學基地內還借助農產品種植結構和地理環境,打造自行車騎行、滑行、攀巖、露營等活動內容,游客蜂擁而至,僅今年5月已接待50000余人次,開展生態采摘、農旅研學、戶外拓展、農耕體驗、休閑垂釣、親子互動等各類大小活動70余場,成功打造云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如今,云水灣人精心打造的“普愛·耘澗”勞動社會實踐基地,成為連云港市大中小學生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場地首選,與多家單位簽訂使用協議;基地內親子牧場、萌寵樂園、水上迷宮探險等親子休閑娛樂產品不僅為家庭提供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休閑空間,有效緩解城市親子場所的壓力,備受游人歡迎。
基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把知識串珠成鏈,農莊成了學生成長的“活課堂”。讓更多游人接觸農耕、了解勞動、服務社會,科普旅游,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和家庭前來體驗,上半年以來,研學項目接待300多個班近15000人次,創造效益53.68萬元。
下一步,云臺將繼續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積極探索鄉村田園綜合體發展新路子,打造集采摘、休閑、觀光、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田園風光線,助推一產、多產深度融合,努力拓寬增值增效空間,在綠色發展中端穩“生態飯碗”,助力云臺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