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4臺插秧機各自在田間栽下最后一行“低GI”功能大米的健壯秧苗,江蘇農墾集團江心沙農場水稻移栽工作畫上圓滿句號。放眼望去,淺綠色的秧苗在微風下搖曳,水中倒映著藍天白云和正在游走覓食的白鷺身影,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中孕育著新的期待和喜悅。看著眼前的一切,負責試種功能大米的蘇墾農發江心沙分公司本部第一生產區主任潘曉忠露出笑容。
今年2月,“低GI”大米品種所有方——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一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一鳴一行到江心沙農場考察交流,對江心沙相關種植技術體系、機械化程度、稻季溫光水熱等氣候條件進行全面了解,并對土壤養分含量、水質等進行取樣和測定分析。他們認為,江心沙農場各方面條件與功能性大米對于種植、管理和加工等環節的諸多要求高度契合,決定與江心沙農場開展深度合作,引進、培育適宜于江心沙種植的功能大米和研發配套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攜手打造智慧型、可溯源的區域功能大米綠色種植基地。5月底,江心沙農場與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舉行實踐教學基地揭牌儀式,合力探索“企校”合作“江心沙”模式,構建農業“人才發展共同體”。
“這款米是適合糖尿病人和減肥群體食用的‘穩糖米’,消化慢、易飽腹、升糖低。”潘曉忠介紹,“我們圍繞它的秧齡、生育期、生長特性、植株性狀、病蟲害等進行了全面學習,制定專門的栽培和植保措施,全力確保試種成功,助力打響‘江心有田’農業品牌。”
在移栽前,潘曉忠帶領團隊進行了3次育秧試驗,最終確定了最合適的育秧方式、水肥管理模式和理想的秧齡。“這個品種生育期略短,為防止抽穗后花期遇到高溫造成敗育,沿江地區都把移栽往后移。”潘曉忠說,育秧時,他和同事們通過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和土壤基質酸堿度來調整秧苗生長速度,根據小麥、油菜等夏熟作物的收割進度和耕、整、平田速度調控秧苗生長周期,在秧苗達到3.5葉左右時移栽,做到不缺齡不超齡,保障機插秧質量。
“干濕交替為主,遇到高溫天氣立即上跑馬水防秧苗失水。揭膜后上一遍大水隨即排掉,經過2至3天煉苗,用無人機噴施促根劑和葉面肥兼防蟲防病,三天一次,為防止旺長,15天左右噴施多效唑……”青年員工朱澤宇的工作日志上記滿了育秧知識點、注意事項以及每一天的秧苗動態監測情況。“我很高興能跟潘曉忠主任一起,探索全新的課題。”
6月初,江心沙農場受邀參加“江風海韻·海門禮物”——“海之門”區域公共品牌推介會,“低GI”大米甫一亮相就引來眾多游客、電商、采購商、自媒體達人圍觀。“人到中年不得已,要吃就吃穩糖米”“好吃不胖,‘低GI’穩糖”……展會現場,觀展人們紛紛就這款“明星米”的推廣貢獻文案。
“中醫素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功能大米通過改變吸收和轉化等方式達到穩糖目的,具有保健功效,隨著消費水平的升級,市場會越來越廣闊。”參展工作人員張昊介紹,江心沙農場引進“低GI”大米種植項目,正是深入實施省農墾集團“對標一流、爭先進位”行動和農場黨代會提出的“強核引領、四創賦能”戰略目標,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實現土地增效、農業增收的實際舉措。“很期待秋天的第一口江心沙功能大米,屆時我們舉行現場品鑒會并開通直播銷售,讓更多人品嘗到健康好米。”
張雙平 周經華 袁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