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天氣陰雨不斷,為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各地種植戶們搶抓降雨間隙收割水稻,全省水稻收獲進度已近九成。
【節肥減藥促增產 精耕細作出效益】
江蘇臺記者郝朦:“我現在是在南京市浦口區的永寧街道,這兩天,這里一萬多畝水稻已經陸續成熟。利用晴好天氣,廣大農戶調度農機,根據此前布局的不同生長期的品種分批收獲。”
今年,江蘇的種糧大戶們依然保持著精耕細作的傳統,并更加注重采用新技術節肥減藥,帶動水稻畝均效益不斷提升。種糧大戶邵名文和30多名合作社社員今年首次投用了中科院沈其榮院士團隊研發的哈茨木霉菌技術,新技術能夠防控土壤中的真菌病害、減少農藥的使用。搭配使用緩釋肥,不僅節肥減藥,降低了農資投用成本,而且水稻產量和品質也越來越高。
南京眾鑫麗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邵名文說:“減肥、減藥之后,降低化肥、農藥對土壤、水的污染,使稻谷更飽滿,米的口感更好。今年產量預計700公斤左右,比去年高四十斤。”
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鋼說:“基于優質大米來提高它的附加值,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了品種優良、市場認可、農戶愿種的良性循環,也保證了糧食的安全。”
用好良種良法,在精耕細作中提升種糧效益的不止一處。在蘇墾農發南通分公司竹行萬頃良田基地,針對去年稻田草量大、生長快,與糧爭肥嚴重的問題,今年農技人員對癥下藥,整地前就著重抓好雜草防除工作;同時,指導每個生產區根據不同田塊病蟲草害發生情況精準防治,并將水稻產量品質與相關負責人的績效掛鉤,提高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
蘇墾農發南通分公司大安大隊農田負責人袁輝說:“和往年相比,管理人員深入田間巡田查病蟲害的次數變多了,每個人幾乎當成了自家菜園精耕細作,基地畝均產量明顯比去年高180斤左右,這也堅定了下一季種小麥的信心。”
【農業農村部門提醒:盯緊晴好天氣 加快搶收作業】
近期冷空氣活動頻繁,給秋收秋種帶來一定影響。對此,農業農村部門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盯緊晴好天氣間隙,充分發揮農機快速作業優勢,加快組織搶收作業。收獲偏慢地區要強化機具調度,組織應急作業隊伍,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龔俊杰 李澤灝 陳志斌 龔丹 姜晨光 鹽城臺 宿遷臺 淮安臺 編輯/趙黎靜)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