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江蘇省東辛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充分發揮國企黨的領導優勢,積極解放思想,充分挖掘資源稟賦,重塑原有企業,再造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國有經濟,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推動農場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一、東辛產業發展的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實施”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效漸顯,已經成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
近幾年來,東辛以加強黨的領導為根本,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目標,立足現有資源和產業基礎,重點推進產業振興,不斷推動產業發展方式由資源要素型向科技引領型、生態優先型轉變,但在產業引領帶動、資源資產資本統籌等方面尚存在不足。為此,東辛堅持問題導向,做到因類施策,注重挖潛增效,以市場化為導向,持續整合存量、優化增量、提質總量,大力調優產業結構,加快生產技術、品種、模式創新,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條現代化,促進集中集聚集約發展。
二、東辛產業發展的具體做法
(一)用好既有資源,傳統產業“有中生新”
依托資源、產業基礎等優勢,大力發展國有集體種養業,壯大國有經濟基本盤。轉變農業種植經營理念,逐年回收職工承包土地,14萬畝自有土地種植由最初的職工分戶承包到參股投資投勞,直至全部退出,目前麥稻種植100%實現國有集體經營。緊緊抓住地方土地流轉契機,在徐州、宿遷、淮安、連云港等市縣區流轉及托管土地8萬余畝,農業集體種植面積達22萬畝。
水產養殖由原先的職工租賃經營到集體與職工承包經營相結合,目前自有高標準養殖水面2.3萬畝,整合墾區養殖水面近1.2萬畝,外拓養殖水面5149畝,年產商品魚蝦4萬噸,年實現國有收益超5000萬元。
奶牛養殖經歷了由散養到集約、規模、規范的轉變。自2014年起,先后投入4億元建成國有標準化牧場3個,與內蒙古優然牧業合作投資近8億元興建萬頭生態牧場,國有奶牛存欄量達1.8萬頭,年產鮮奶8萬噸。
深化肉雞養殖產業改革,大力發展集約化、綠色生態和高效養殖。目前,改擴建一批國有養殖場,全面推行立體化籠養模式,擁有國有肉雞養殖場4個,年出欄肉雞1000萬只以上。
(二)盤活存量資源,特色產業“異軍突起”
大膽解放思想,及時調整發展思路,以各類問題攻堅“解扣”,不斷提高存量產出效益。深化林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成立江蘇東辛林業開發有限公司,取消林地對外發包經營,統一實行集體經營。以用材林為基礎,有序發展經濟林,推進林下種植、林苗、林果、林飼融合發展,“綠色銀行”名片更加靚麗。
根據江蘇農墾統一安排和部署,整合墾區電力服務企業資源,完成江蘇凱惠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股權重組,推進要素優化、資源再造和市場化運作,助力墾區電力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年工程創利超2000萬元。
成立江蘇農墾連云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強化施工資質提檔升級和能力鍛造,依托場內工程建設資源,增強“走出去”發展能力,精品工程理念深入人心,施工質量和隊伍建設齊頭并進,年工程創利超4000萬元。順勢發展房地產業,成立連云港蘇東置業有限公司,重點打造商住區和安置區,建成商品房1153套、保障房1180套,年創利超千萬元。
(三)挖掘潛在資源,新興產業“小中見大”
立足現有產業,創新“畜禽養殖+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生態種植”的種養結合發展模式,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成立江蘇東辛農產品檢測有限公司,順利通過CMA資質認證,開展檢測項目282項,資質認證項目171項。推進畜禽養殖糞便循環利用,成立江蘇連云港惠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開展生物肥料生產經營,年產有機肥料超萬噸。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成立農牧中心,推進畜禽糞污消納還田與牧草、農作物種植有機融合,年消納糞污80萬噸,年創利潤超500萬元。積極探索循環發展新途徑,發展沼氣發電,實現“變廢為寶”。
深化產業結構變革,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物流公司、漁光互補等產業鏈項目建設。依托獨特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高質量實施全電綠色低碳智慧農場建設。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推廣應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全省首個農業農村領域的碳排放檢測系統在東辛正式上線運行,養殖業物聯網實現全覆蓋,智慧化牧場展現數字化養殖新格局,產業振興跑出“加速度”。
三、東辛產業發展的成效
(一)點燃鄉村振興發展引擎
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成效顯著,全場國有營業收入、國有利潤分別邁上14億元、2億元臺階,擁有全資、控參股企業18家,現代農業和以水產養殖、奶牛養殖、林業為核心,以肉雞養殖、建筑及電力安裝、生物肥料、現代服務業為支持的“3+X”產業體系持續完善。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及產業發展需要,東辛將搶抓地方發展機遇,繼續堅定做好強鏈延鏈補鏈文章,拓展沼氣發電、生物肥料制造、鮮奶物流運輸領域,謀劃乳制品加工廠和屠宰廠建設,探索發展畜禽水產品深加工、低溫奶和奶酪生產,規劃建設集加工、儲藏、銷售為一體的農副產品加工園區,不斷延長拉粗產業鏈條,聚力打造集飼草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加工、品牌培育、市場營銷為一體的能“產”會“賣”產業鏈,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硬支撐”。
(二)積蓄鄉村振興人才活水
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牢固確立,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作用不斷提升,以產聚才、以產興才、產才互進良好格局日益完善。構建了靈活高效的市場化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公開選聘職業經理人2名,12家全資、控股企業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完善了新時期職工評價和創新激勵機制,開辟了職級職位晉升和評聘專業帶頭人“雙通道”,先后評聘專業帶頭人61人次。產業工人年收入連續4年上漲超過10%。“校企合作、產學雙贏”項目進一步深化,年開展人才交流千余人次。近三年引進各類人才94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50%。公司現有在崗職工1424人,各類人才529人,占在崗職工總數的37.1%。
(三)鑄牢鄉村振興文化之魂
構建完善的農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文明場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凝聚了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完善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配套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場所,開設“孔子學堂”。3000余名學員在學堂認真學習,東辛拓荒文化、知青文化、兵團文化、創業文化中蘊含的優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得到多形式展示。全場建成有標準、有網絡、有內容、有人才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農場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職工群眾能夠便捷獲取優質數字文化資源。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民俗活動豐富多彩,職工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東辛連續20余年榮獲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四)奏響鄉村振興生態之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進一步鞏固樹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多形式推進種養結合、生態養殖,實施沼氣發電和農用有機肥制造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程,糞污沼氣發電上網,全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國有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場級、分場級二級河長制管理體系。加快推進污水處理站及收集管網建設,城鎮生活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按照“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總體要求,完成森林生態屏障建設工程,現階段城鎮綠化覆蓋率超45%。據統計,2019年以來,農場在社會事業項目建設方面已累計投入3.9億元,一大批民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職工群眾幸福指數逐年攀升。
(五)夯實鄉村振興組織根基
公司黨委下設2個黨工委、14個黨總支、89個基層黨支部,擁有黨員2289名。黨組織切實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核心作用,大力推進黨建與產業、民生、文化建設等深度融合,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兩個作用”充分發揮。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貫徹中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黨性教育、廉政教育和普法教育,把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形成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公司榮獲江蘇省基層黨員冬訓工作示范鄉(鎮、街道)、江蘇省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強基提質”工程創新案例一等獎、江蘇省廉政文化建設示范點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