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海農場公司新蕩居委會養雞大戶劉海生憑著不斷追求、永不滿足的創業熱情,在大眾創業中,他投資建成兩個養雞場,他集飼料加工、充雛、飼養、防疫、產蛋、銷售于一體,靠科學飼養和規模化養殖。他被響水縣人大評為“先進人大代表”,被評為墾區“創新能手”和“十佳致富能手”。還被授予“江蘇農墾勞動模范”。
劉海生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養雞之路,辦起了養雞場。他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一直忙到臘月二十八,當家家戶戶都在熱熱鬧鬧忙著過年時,他的萬余只蛋雞苗到家了,那時禽流感還沒有解除,所有的親朋都為他捏著一把汗,育雛期間人家都在歡天喜地的過新年,而劉海生卻在三九嚴寒天與雞作伴,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的覺,吃苦受累真是無法形容,可是命運卻與他開個玩笑,苗雞剛回來10幾天,就發生了疫病,100多只苗雞命喪黃泉。他想不通,為什么那么辛苦,那么買力,成功與他無緣。從失敗的痛苦中,他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想養好雞,技術是關鍵。為了使自己盡快成為養雞的行家里手,他不滿足于現有的養殖知識,于是訂閱了《中國養禽》、《養雞生產關鍵技術》、《蛋雞科學飼養200問》等10多種書籍,他認真學習養殖知識,夜色里,燈光下,留下了他沉重的足跡和疲憊的身影,每一本書、每一頁紙上的圈圈點點,更真實地記錄下了一位普通職工追求科學的一次又一次短暫的結束和開始。學習中,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那種飼養方法全是小作坊式方法,從雞舍的建設到雞食的配方到雞病的預防,都太落后了。科學技術確實助他一臂之力。雞舍,他進行改建;雞食,他采用科學配方;科學飼養。他還學會了給雞打針,處理簡單的疾病。當第一批蛋雞產蛋時,劉海生手捧著熱乎乎的雞蛋激動地掉下眼淚,從此蛋雞產蛋不久就進入產蛋高峰,又恰逢市場蛋價一路上揚,終使養殖專業戶劉海生迎來了“艷陽天”。
劉海生養雞,有理論有實踐。比如雞子在什么時候控光控料,如何控光控料?他都了如指掌。他在養雞這一行上,始終把住規模出效益這一原則。眼下,他從1000多只蛋雞,已發展到目前的近萬只。劉海生靠養雞上闖出了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