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美麗淮海建設,剛剛過去的2017年,農場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建成開放,農建四師陳列館及其二期配套建設如火如荼,生態綠化在完成農場小城鎮建設的基礎上,并區域內向沿街、沿河、沿路、沿渠推進,全年完成植樹總量4.6萬株,生態農場景觀盡顯。
為努力補齊影響職工居民生活品質的短板,農場投入項目資金,使10幢廁所正在各地有序建設中……
“民生的需求,就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去年以來,淮海農場把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為樂、想民、愛民、樂民上,圍繞職工群眾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不斷增加民生事業的投入,通過興辦民生工程,讓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職工群眾。
文體圈激發幸福感
淮海城南居委會社區居民姜建英從一個孤獨病人漸漸成為健身運動的熱衷者、引領者,已躋身多年舞蹈教練的她,每天晚上準時到文化廣場帶領姐妹們傳授技藝,健身跳舞。目前她旗下的舞友就有幾百號人,每當音樂響起之時,每天正常參與健身的近百名男女老少隨著音樂的節拍,在她和其他幾位教練的帶動示范下翩翩起舞,人們也在舞蹈的熏陶下,享受著現今美好的新生活,同時這一鏡頭也成為農場職工居民夜幕下流動的風景。
在淮海文化廣場上每天跳健身舞的人當中,有一位80多歲、名叫周祖德的老人告訴筆者:“早晨到職工休閑體育運動廣場上去散下步,晚上大家相約到這兒來跳舞。在農場如果你想去健身,淮海公園、禮堂廣場、職工文化活動中心以及每個居委會的活動室、小區里,都有豐富的休閑娛樂活動。”
近年來,農場把文體活動當作淮海“社區廣場文化牌”來打,始終將文化建設作為提升美麗淮海建設的重點工程,不斷充實、豐富和完善文化設施。農場已連續開展了十一屆淮海農場廣場文化節,并借“我們的節日”來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職工群眾真正當上文化活動的主角。目前,農場建設的文化體育健身場所就達37000平方米,形成了職工居民就近“十分鐘”活動圈。同時,農場16個基層單位都有文藝活動隊伍,并形成了乒乓球、書畫、太極隊等10多個群眾性文體協會組織。
道路圈催生“幸福感”
“只要有事,我就開著小轎車到田間地頭去,只不過20分鐘的車程。”這對家住在農場小城鎮距單位田間有20公里車程的汪克洋來說,現在去種田根本就不是個事,“現在去種田,連中午我都是回來吃呢!”講起近年來的變化,汪克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現在硬質化水泥或柏油路一直通過每個單位的曬場甚至到田頭上,居住在小城鎮,勞作在大隊,就是我們幸福淮海人的真實寫照。”
“我們振興老住宅小區年前也澆鑄并拓寬了水泥路、疏通配套了下水道,現在就是晚上或雨天出行,我們也不要擔心摔跤或是換膠鞋了。”談起道路的變化,不但農業職工高興了,就是老舊小區的退休職工也是議論紛紛。
過去的幾年間,淮海在完成隊隊通硬質路面,方便人員車輛出行的基礎上,又借助大馬力農機具的升級改造,使車輛或機具上路一律采取橡膠輪子行走和懸掛農具式的革新計劃,規避了往年正常作業農機具過往對道路的破壞。目前在農場,履帶式機車已經絕跡,前幾年釘齒式防陷植保機械也退出了歷史舞臺。2017年,農場借老小區道路的改造和路面的損毀情況,道路建設又完善澆鑄了4.1公里。元旦前,農場還聯合鹽城市的安全生產監理部門,對農場轄區內39座橋梁、137處涵洞和15處方涵等現場開展冬季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落實專項行動,全力推動轄區交通安全態勢平穩有序。
住宅圈提升“幸福感”
“最好的地段用于民生,去年剛開盤配售的6幢130套樓房,全部被危改戶搶購一空。”農場房管所所長仇冬梅欣喜地說。
“你看,西邊是文化廣場和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北邊是農場辦公大樓,南邊是幼兒園,整個樓盤處在農場的中心地段,到老了也能住上這么氣派的樓房,做夢都不敢想啊!”今年元旦,特地選了一個好日子搬家的86歲王玉明開心地對我說,“你瞧,雖然我帶有許多舊家俱住進了新樓房,要是以前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走進王老漢的新家,簡樸中不失清爽。
屋外綠樹成茵,屋內笑意盈盈。想到今后的幸福生活,已搬遷上樓70多歲的徐傳富老漢滿面笑容地吐露出內心的喜悅之情,“以前與我一起在大隊居住和許多以前認識的街坊鄰居,現在借危房改造又居住到了一起,串串門,打打招呼,人氣也高了,令我感覺時空的距離仿佛一下子縮短了,心情會變得舒暢開朗了起來,真得感謝共產黨的領導呀,危房改造讓我們像芝麻開花般地幸福啊!”
去年間,為了改善幸福小區、群樂小區和一分場社區部分危舊房的面貌,用實際行動上解決不愿上樓、無錢上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農場對這片區域的250戶職工居民,采取危舊房加固,為居民們翻新了屋面、粉刷了墻體、修建了門樓、翻新了門窗的同時,還建成了小區道路,疏通了下水管道,并配置了停車場。公共事業的改善,讓生活在這兒的職工居民幸福指數越來越美好。